庄子(约公元前369年—约公元前286年),姓周,名舍,字子墨,又叫庄周,汉族,楚国人,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和文化名流。庄子思想是古代东方思想的瑰宝,它是一种诗人式的哲学思辨,也是中国先秦时期对哲学全面思考的集大成者,对中国哲学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庄子思想深刻地阐述了自然,人性,道德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看法,继承、发展并超越了老子的道家思想。他提出的 “天人合一”、“无为而治”、“逍遥游”等重要思想令人叹为观止,至今仍有启迪人心之妙用。
庄子唯心主义的思想,认为“天地之大,不为人有,而人自扰之”,人们过于追求名利、功名利禄等,导致了繁琐的礼俗和道德观念的限制,希望人们可以超越形式和杂念,内心自由自在,不被外部世俗压力所左右。庄子注重心灵解放,不以物质世界为依归,而是以精神世界为归属,他认为人生唯有逍遥游,方为无求之境,亦是心中具足之境,才是真正的快乐和自由。
庄子思想以其丰富多彩的内涵和奇妙诗意的表现形式,大大拓展了中国哲学和文化的视野,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