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好问(元稹字好问,1570年-1620年),明代晚期著名诗人、散文家、思想家。
元好问幼时聪颖,博通才略,曾录取朝廷贡生,但无缘及第。他的诗词气韵清新,充满著抒发感慨的情感。作品中既有带着自己感性经历的个人抒发,也有关注时事政治的倡导,同时又不乏对生命与人生的哲学思索。元好问与杨慎等人合称为“明代文学四大家”,其中代表作《鹧鸪天·过南剑山道中留题》脍炙人口,被誉为“元好问之诗、南湖之曲、西湖之声”。
元好问的散文以史论为主,多数从人物或事物出发,阐发自己对时代局势的看法。他多次观察农村,有楼船纪行、永乐大观、前赤壁赋、怀素晚年之作等,充分体现出他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思考。
元好问还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,对儒家、道家、佛教等进行了反思和探讨。他提出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、“抱明月而长终,含咀花而别离”等名言,深具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。
元好问是一位杰出的诗人、散文家及思想家,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的绝佳代表之一,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。